合同审核“必修课”:税务财务关节点全解读
2025-01-17

一、审核前准备


  • 首先,确认合同主体资质,检查对方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确保其合法经营和纳税资格。

  • 接着,核对合同金额是否与项目预算相符,超出部分需审查审批程序。仔细核对合同正文金额信息,包括各项费用、单价、数量等计算是否准确,与附件资料是否一致,中文大写数与小写数是否相符。

  • 明确合同条款中的金额是价税合计还是不含税,以便正确计算印花税。

  • 对于框架合同,重点审查合同金额合理性,确保在设定的金额上限和下限之间。

 

二、支付条款审核


  • 审查合同条款是否符合企业信用管理制度。采购合同中,原则上不进行预付款项,按执行进度分批次支付货款,支付比例依据合作商信用等级确定,特殊情况需预付款项要经管理层审批。销售合同重点关注赊销金额、收款时间,尽量缩短回款期限,赊销比例及期限依采购方信用等级定。

  • 同时,检查合同结算方式是否符合公司规定,如规定采用银行转账等电子结算方式,避免现金结算带来的税务风险。若进项税异常,税务局会要求提供合同原件、运输合同及运费转账记录、货物入库单、出库单及银行支付证明等材料。

  • 票据结算方式包括支票、本票、汇票等,需关注汇票到期时间及各类票据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

  • 最后,确保合同正文中收款方账户名称与合同签订方名称一致。

 

三、发票审核


  • 明确采购合同金额是含税价还是不含税价,影响企业成本。一般纳税人供应商提供不同税率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可通过约定计算公式,如不含税采购成本,含税采购成本=不含税价款×(1+对方开具专票的税率),但需注意与税法规定一致。

  • 合同要明确规定取得发票类型为专票或普票,并确保发票内容与业务内容一致。小规模纳税人取得专票不得抵扣增值税,一般要求普票;一般纳税人要求专票用于抵扣,但采购用于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情况可要求普票。

  • 杜绝模糊表述,发票类型及内容要与合同业务内容、业务性质一致,结合合作对方机构所在地、劳务发生地、业务内容进行判定。

 

四、税务处理


  • 关注合同类型是否属印花税征税范围内的应税凭证。应税合同要明确金额是含税还是不含税,若仅列示价税合计数,印花税计税依据为含税总价款;若不含税金额及税额单独列示,以不含税价款为计税依据。从印花税角度,合同金额约定不含税金额可简化税负计算,但要符合税法规定。

  • 合同管理要满足内控要求,确保业务往来、融资投资及劳动合同等无争议点,避免风险。合同签订要符合合规性要求,满足国家法律和公司内部制度。

  • 审核合同流程要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合同管理流程进行,符合财务核算要求。

  • 资金风险管控方面,注意发票开具与货物交付的匹配,避免资金流失。

  • 预算方面,预测在册合同及未发生合同的收入支出,确保合同盈利性。


普咨锐家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我们可以就有关在亚洲开展业务的事宜或您的企业可能面临的任何其他问题为您提供全面支持。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您在意大利或亚洲的业务相关的政策,请联系我们:info@phcadvisory.com


普咨锐家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是DP集团旗下一家公司:一家由公司组成的国际专业服务集团,在全球拥有约100名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我们提供全面的服务税,会计制度,和财务咨询,包括金融监管,财务审计,内部审计,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并支持已审计财务报表和年度审计,确保客户的财务透明度和合规性。


本文的内容仅供参考,财务建议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量身定制,本文内容不以任何方式对读者进行普咨锐家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的法律约束。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在中国做生意,请查看我们之前的文章:


1722503110962771.jpgPHC Jason Yang-small.jpg